2021年12月31日,生態環境部公布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控弄虛作假查處典型案例引起綠色江南關注;文章中提到截至2021年10月,全國共查處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案件270起,合計罰款4900余萬元。


圖片

1、生態環境部公布典型案例


其中湖北襄陽博拉經緯纖維有限公司,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的嚴重問題襄陽市生態環境局責令該公司改正違法行為,對其違反《排污許可管理條例》的行為處罰款50萬元,依法將該案移送公安機關。

圖片

2、湖北襄陽博拉經緯纖維有限公司被通報


對襄陽博拉經緯纖維有限公司廢水、廢氣疑似超標排放的問題,綠色江南向生態環境部門進行過次監督提示,其中四次涉及COD超標;希望博拉經緯纖維有限公司能及時公開說明,并提請生態環境部門予以關注。

圖片

3、博拉經緯纖維有限公司 廢氣監測點1 煙塵 2019.7.2疑似超標

綠色江南于2019年7月16日向生態環境部門進行監督提示


圖片

圖4、博拉經緯纖維有限公司 廢水監測點1 COD 2020.7.2疑似超標&襄陽生態環境給予回復

綠色江南于2020年7月9日向生態環境部門進行監督提示


圖片

5、博拉經緯纖維有限公司 廢水排放口 COD 2021.6.7-6.9疑似超標

綠色江南于2021年6月21日向生態環境部門進行監督提示


圖片

6、博拉經緯纖維有限公司 廢水排放口 COD 2021.7.9-7.10疑似超標

綠色江南于2021年7月6日向生態環境部門進行監督提示


圖片

7、襄陽市生態環境局樊城分局信訪科調查回復


圖片

8、博拉經緯纖維有限公司 廢水排放口 COD 2021.8.9-8.11疑似超標

綠色江南于2021年8月13日向生態環境部門進行監督提示


圖片

9、襄陽市生態環境局樊城分局信訪科調查回復


2015年開始,綠色江南依托各省、市、自治區企事業單位自主監測平臺,并結合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建立的蔚藍地圖環境數據庫,針對疑似超標排放的企業,綠色江南通過微博、12369等渠道向各地生態環境部門進行提示。


圖片

 10、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建立的蔚藍地圖環境數據庫


企業要積極履行社會環境責任,重視自身環境表現,及時、真實、客觀地公開環境數據,杜絕任何形式的弄虛作假。

考慮到生態環境部門人員編制短缺的壓力,綠色江南一直堅持做生態環境部門的職能補充,做好生態環境部門的“第三只眼”,充分發揮環保組織的作用,積極響應政府的號召,與生態環境部門密切合作,堅定不移地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環境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內容來源:綠色江南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