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6月,綠色江南對江蘇省政府認定的14家化工園區進行實地環境調研,其中沿海分布4家,沿江分布10家,分別是連云港(連云港石化產業基地)、鹽城(大豐港石化新材料產業園、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沿海工業園)、南通(南通如東縣洋口化學工業園、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化工園區)、泰州(泰興經濟開發區)、揚州(揚州化學工業園區)、南京(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鎮江(鎮江新區新材料產業園區)、常州(常州濱江化工園)、江陰(江陰臨港化工園)、蘇州(江蘇揚子江國際化學工業園區、江蘇高科技氟化學工業園區、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化工園區)。
本次實地調研中,綠色江南歷時3個多月時間,借助于高科技手段,采用嶄新的視角和創新性的工作方式初步完成了對江蘇認定14個化工園區的實地環境調研,目前為止向在地生態環境部門遞交了14份環境調研報告。綠色江南以發現問題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解決問題的工作理念,以協同、共治理念和各地生態環境部門保持密切合作,特別是向化工園區所在地的生態環境部門提供環境風險識別和預判的幫助。
本次對江蘇省14家化工園區實地調研中,綠色江南與在地生態環境部門形成友好合作,用新視角、新維度的工作方式向生態環境部門遞交了現場環境調研報告和視頻,以便于在地的生態環境部門及時識別屬地化工園區企業存在的環境風險,強化監管力度,避免化工園區的環境與安全事故發生,真正發揮生態環境部門在監管中服務,在服務中監管的行政職能。本次實地調研報告中,綠色江南對每一幅圖片發現的環境風險問題進行解讀,甄別化工企業的環境現場管控風險,幫助化工企業提升環境現場管理能力,避免化工企業因現場管理缺失而導致違規違法的現象和引發環境與安全事故的發生,提醒化工企業履行環境治理的主體責任,規范化工企業提升環境現場管理水平,促使企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從而真正體現綠色江南在監督中服務,在服務中監督的作用。
在綠色江南發出14份調研報告后,多家化工園區管委會和生態環境部門來綠色江南對調研報告中提及的環境問題進行對接與交流。
2021年6月3日上午,江蘇省濱海經濟開發區沿海工業園黨工委宣傳委員周本耀一行到訪綠色江南公眾環境關注中心,就綠色江南遞交的《濱海經濟開發區沿海工業園環境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進行溝通與交流。
2021年7月15日下午,綠色江南赴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沿海工業園就園區整改進展進行溝通和交流。江蘇濱海沿海工業園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孔輝,濱海高分子新材料產業園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潘成杰,黨工委宣傳委員周本耀等參與此次溝通交流會議。
江蘇濱海沿海工業園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孔輝首先表示,從內心感謝綠色江南對我們園區的監督和提供專業系統的環境調研報告。鹽城市生態環境局、園區管委會高度重視綠色江南遞交的報告,第一時間協調多部門逐個點位進行排查核實。對發現的問題要求立即整改,面對污染絕不手軟。綠色江南的這份環境調研報告提升了我們園區的環境監管能力,彌補園區管理的不足,我們對綠色江南環境調研報告的監督保持聞過則喜的務實態度,嚴格要求企業規范環境行為,督促企業履行主體責任,力爭打造智慧園區、綠色園區,更進一步提升化工園區管理水平。
江蘇濱海高分子新材料產業園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潘成杰介紹,依據報告中提及點位,園區第一時間聯合9個部門逐一進行比對核查,總共涉及的點位有41處。核實過程中,報告反映的問題基本屬實,確實存在部分企業現場管理缺失……目前已被生態環境部門要求立即整改。對情節嚴重的,已移送公安部門立案調查?,F階段,整個園區也在“騰籠換鳥”,加快地塊拆遷與企業盤活重組。潘主任表示針對部分拆除過程中的“散亂污”現象,也要求企業必須安排專人負責,不得在拆除過程中再產生新的環境問題。潘主任特別強調“不是園區消滅污染,就是污染消滅園區;環保不是阻礙企業發展的門檻,而是企業健康發展的基礎”,濱海園區將以鐵腕般的決心,最大限度地排查環境與安全隱患,進行徹底整治。
濱海經濟開發區沿海工業園此次整改的力度如此之大,治污決心之堅定值得點贊!期待濱海沿海工業園涅槃重生,創新局。綠色江南將持續關注!
綠色江南始終堅持“我們消滅污染,不是為了消滅污染企業,而是為了推動污染企業治理污染,從而消滅污染”的原則,通過長期觀察和關注江蘇省14個化工園區的環境表現,希望能夠和各地生態環境部門加強合作,共同促進各化工園區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內容來源:綠色江南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