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法律流動宣傳現場

 
        2017年8月5日,北京環助律師事務所及污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吳佩珍律師在綠色江南會議室對綠色江南等NGO伙伴,也和正在進行NGO籌建的伙伴,律師進行了環境法律流動宣傳,此次宣傳重點分析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實例與研究,以及公益訴訟的選案方法等。旨在為有可能成為公益訴訟的原告的NGO提供法律幫助。

 


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實例與研究 

 


 

 

圖:北京環助律師事務所及污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吳佩珍律師


       吳律師主要分享了: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毀林建路生態破壞案,福建南平非法占用農用地罪毀壞森林植被案,山東金嶺大氣污染案三個案例。
 
       這三個案例基本都有NGO介入或作為原告推動,由此可見,NGO在環境公益訴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山東金嶺大氣污染案與綠色江南的日常工作相關。該案件的主要違法行為是國控污染源企業不正常使用大氣污染物處理設施,且自動監控設備未經驗收,主體工程即投入生產,未移交第三方運營,且在自動在線監測數據上弄虛作假,污染物連續超標排放。綠色江南作為一家監督工業污染源,推動環境問題解決的民間環保組織,每日通過人工篩選國控平臺,在線監督華東地區4740家企業,微博舉報超標企業。2016年,通過微博舉報推動了10家企業整改,6家立案處罰。


                              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如何選案


        “任何環境污染或者生態破壞事件都可以發起公益訴訟嗎?”


        “什么樣的情況下NGO可以發起公益訴訟?”


        “我們小區周邊的企業老是排放刺激性氣味?我們可以請NGO幫助發起公益訴訟嗎?”


 

 
 
圖:活動現場踴躍發言的參會者


      隨著吳律師的深入講解,在場的嘉賓們開始踴躍發言,均說出了自己的疑惑。吳老師根據大家的提問結合實際情況一一進行了解答。并系統地介紹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如何選案,從訴前準備到立案再到舉證,庭前準備,開庭,庭后工作等都做了多環節多角度的深入講解。對于NGO來說,這一法律知識可謂是“手把手”的實務指南。


       此次北京環助律師事務所及污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的環境法律流動宣傳,使在蘇NGO對于環境公益訴訟有關法律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豐富了環境法律相關知識的理論基礎,并學習到了國內環境公益訴訟的經驗,為日后NGO更好地進行環境公益訴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