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6月,綠色江南對江蘇省政府認定的14家化工園區進行實地環境調研,其中沿海分布4家,沿江分布10家,分別是連云港(連云港石化產業基地)、鹽城(大豐港石化新材料產業園、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沿海工業園)、南通(南通如東縣洋口化學工業園、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化工園區)、泰州(泰興經濟開發區)、揚州(揚州化學工業園區)、南京(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鎮江(鎮江新區新材料產業園區)、常州(常州濱江化工園)、江陰(江陰臨港化工園)、蘇州(江蘇揚子江國際化學工業園區、江蘇高科技氟化學工業園區、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化工園區)。
本次實地調研中,綠色江南歷時3個多月時間,借助于高科技手段,采用嶄新的視角和創新性的工作方式初步完成了對江蘇認定14個化工園區的實地環境調研,目前為止向在地生態環境部門遞交了14份環境調研報告。綠色江南以發現問題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解決問題的工作理念,以協同、共治理念和各地生態環境部門保持密切合作,特別是向化工園區所在地的生態環境部門提供環境風險識別和預判的幫助。
本次對江蘇省14家化工園區實地調研中,綠色江南與在地生態環境部門形成友好合作,用新視角、新維度的工作方式向生態環境部門遞交了現場環境調研報告和視頻,以便于在地的生態環境部門及時識別屬地化工園區企業存在的環境風險,強化監管力度,避免化工園區的環境與安全事故發生,真正發揮生態環境部門在監管中服務,在服務中監管的行政職能。本次實地調研報告中,綠色江南對每一幅圖片發現的環境風險問題進行解讀,甄別化工企業的環境現場管控風險,幫助化工企業提升環境現場管理能力,避免化工企業因現場管理缺失而導致違規違法的現象和引發環境與安全事故的發生,提醒化工企業履行環境治理的主體責任,規范化工企業提升環境現場管理水平,促使企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從而真正體現綠色江南在監督中服務,在服務中監督的作用。
在綠色江南發出14份調研報告后,多家化工園區管委會和生態環境部門來綠色江南對調研報告中提及的環境問題進行對接與交流。
2021年10月11日,綠色江南赴揚州化學工業園區管委會就園區整改進展進行溝通交流。揚州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孟咸悅,揚州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局信訪調處科科長王德輝,揚州化工園區管理辦公室安環局局長李有誼,揚州市儀征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孫李根,揚州市儀征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葉付勇,揚州市儀征生態環境局信訪中心主任楊勇等參與此次溝通交流會議。
揚州市生態環境綜合執法局副局長孟咸悅表示,綠色江南在“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上有更多優勢,揚州市生態環境執法局及揚州市儀征生態環境局對綠色江南調研報告中提及的問題點位,一是環境執法人員現場核查,二是借助現代化設備進行排查。對排查出來的問題進行立行立改,對環境違法問題進行查處。環境保護需要政府主導,企業落實環境保護的主體責任,同時離不開綠色江南等NGO和公眾的監督。
揚州市儀征生態環境行政綜合執法局副局長葉付勇表示,感謝綠色江南對揚州化學工業園區的關注,2021年6月底揚州市儀征生態環境局收到綠色江南報告后,各級主管部門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從不同方向采取策略進行核查,綠色江南調研報告中共涉及17張圖片,23個點位,通過核查及采樣檢測,發現管理等問題12個。共分為5個方面,目前已全部整改完畢。
揚州市儀征生態環境局孫李根表示,NGO組織視野更廣闊,能夠從更大維度的發現揚州市化學工業園區的環境問題,幫助園區環境管理水平的整改提升,促進園區企業可持續發展,期待綠色江南未來五年的持續監督。
揚州化工園區管理辦公室安環局局長李有誼表示,揚州化學工業園區有幸成為江蘇省14家定位化工園區之一,在江蘇省化工園區和化工集中區安全風險等級評價中,揚州市化學工業園區為D級。揚州化學工業園區將牢牢貫徹執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方針,嚴守安全紅線,完善環境應急體系,繼續打造綠色化工園區。
綠色江南通過長期觀察和關注江蘇省14個已定位化工園區的環境表現,期望通過航拍等技術手段結合綠色江南的專業識圖能力,幫助當地化工園區提高環境治理水平,規避潛在環境與安全風險?!伴L江大保護”是一道紅線,對當地的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是一個巨大的考驗。綠色江南與各級生態環境部門的目標始終是一致的:更好地尋求合作,共同推動環境問題解決。
內容來源:綠色江南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