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提示
2021年7月,綠色江南向在地環保部門監督提示184家疑似超標排放企業,其中當月回復53家,前期回復73家,7月份共收到4家企業被嚴肅處理。
化工園區的多元共治/社會共享
#背景介紹#
2021年3-6月,綠色江南對江蘇省政府認定的14家化工園區進行實地環境調研,其中沿海分布4家,沿江分布10家,分別是連云港(連云港石化產業基地)、鹽城(大豐港石化新材料產業園、江蘇濱海經濟開發區沿海工業園)、南通(南通如東縣洋口化學工業園、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化工園區)、泰州(泰興經濟開發區)、揚州(揚州化學工業園區)、南京(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鎮江(鎮江新區新材料產業園區)、常州(常州濱江化工園)、江陰(江陰臨港化工園)、蘇州(江蘇揚子江國際化學工業園區、江蘇高科技氟化學工業園區、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化工園區)。
本次實地調研中,綠色江南歷時3個多月時間,借助于高科技手段,采用嶄新的視角和創新性的工作方式初步完成了對江蘇認定14個化工園區的實地環境調研,目前為止向在地生態環境部門遞交了14份環境調研報告。綠色江南以發現問題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解決問題的工作理念,以協同、共治理念和各地生態環境部門保持密切合作,特別是向化工園區所在地的生態環境部門提供環境風險識別和預判的幫助。
本次對江蘇省14家化工園區實地調研中,綠色江南與在地生態環境部門形成友好合作,用新視角、新維度的工作方式向生態環境部門遞交了現場環境調研報告和視頻,以便于在地的生態環境部門及時識別屬地化工園區企業存在的環境風險,強化監管力度,避免化工園區的環境與安全事故發生,真正發揮生態環境部門在監管中服務,在服務中監管的行政職能。本次實地調研報告中,綠色江南對每一幅圖片發現的環境風險問題進行解讀,甄別化工企業的環境現場管控風險,幫助化工企業提升環境現場管理能力,避免化工企業因現場管理缺失而導致違規違法的現象和引發環境與安全事故的發生,提醒化工企業履行環境治理的主體責任,規范化工企業提升環境現場管理水平,促使企業綠色可持續發展,從而真正體現綠色江南在監督中服務,在服務中監督的作用。
在綠色江南發出14份調研報告后,多家化工園區管委會和生態環境部門來綠色江南對調研報告中提及的環境問題進行積極對接溝通,落實整改。
鋼鐵行業實地調研
2021年,綠色江南聯合公眾環境研究中心對3家鋼鐵企業進行實地調研,分別向在地生態環境部門遞交了調研報告,其中1家鋼企已積極落實整改,整改資金達1千萬元;另外2家鋼企正在落實整改中,整改資金達幾億元。
構建蔚藍生態鏈
通過向企業致信、向政府部門反映企業違法情況等方式推動企業通過蔚藍地圖主動作出說明,實現多方(環保部門、企業、公眾)信息和數據的共享,多方互動,構建信任,實現蔚藍生態鏈。2021年7月份,綠色江南共推動1家企業,因自身環境問題主動作出公開說明。
內容來源:綠色江南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