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江南近期獲悉,江蘇省科技廳于8月19日下發文件開始全省高企自查!即蘇高企協辦〔2020〕5號文件《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關于做好高新技術企業日常管理自查自糾工作的通知》。在該文件中明確提出了通過企業自查與地方檢查兩種方式對2017年---2019年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報材料進行核查。



蘇高企協辦〔2017〕5號


蘇高企協辦〔2020〕5號


        通過對比我們不難發現,較蘇高企協辦〔2017〕5號文件,2020年新增了環境方面的內容。即企業申請認定前一年內及認定后是否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有嚴重環境違法行為。(“地方科技部門會同財政、稅務部門與同級生態環境、應急管理、市場監管等職能部門溝通,核查轄區內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自申請認定前一年至今是否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有嚴重環境違法行為?!保?/p>


       2020年6月19日、7月10日兩次向全國22個省市科技部門寄出116家高企復核信函。綠色江南分別就第4點,兩次致函江蘇省科技廳;就第6點于7月致信各地稅務局,對12家2017---2019年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的環境處罰是否影響高企認定提出疑義,這12家高企環境罰單最少22多萬元,最高達601多萬元。截至8月底,相關職能部門已向綠色江南說明答復此情況。(答復內容:準備按照辦法和指引來處理相關情況)


      在前期與江蘇省科技部門的溝通中,綠色江南的致函雖未及時受理,但在綠色江南的此次推動下,江蘇省科技廳切實做到了“從被動到主動,堅持監管主位”。但在后期加強溝通和建立信任的基礎上,江蘇省科技廳的回復和做法值得全國多個省市科技部門學習。


        綠色江南于09月01日發布的研究報告《全國高新技術企業環境稅收觀察——環境風險應影響高新企業評定和稅收優惠》研究了全國116家高新技術企業(包含22個省市)的環境稅收情況,旨在國家相關政策法規指導下,通過提請科技和稅務部門重視復核高企環境、安全風險,幫助科技和稅務部門識別正在和已經認定高新企業的環境表現,協助科技部門規范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相關機制,促進企業自主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做好節能減排、安全生產工作,提升企業高質量的健康發展。





       目前,綠色江南共收到16個省市的答復,答復詳情可見綠色江南官方網站(http://www.jetfordonline.com/index.php/t/9/2770)。


       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官網發布的信息統計,今年以來共有135家高企被取消資格,其中有85家企業還被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符合認定條件年度起已享受的稅收優惠的稅款。





       科技部門在主動承擔高企認定符合的職責情況下,從被動接受多部門反饋信息,轉為主動提示多部門協助、要求高企進行自查,并聯動多部門,從單一性轉變為多元性密切合作。江蘇省科技廳此次的文件通知是讓公眾知悉高企認定和享受稅收優惠不是一勞永逸,存在環境、安全風險的高企應當被加以重視,公平競爭的市場機制正在加快建立健全。








內容來源:綠色江南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