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7月3日),蘇州高新區管委會與區內企業毅嘉電子(蘇州)有限公司法人共同簽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由企業賠償622萬多元,對企業滲排廢液造成的環境污染,進行生態修復。這也是自去年省、市有關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啟動后,全市達成的首例賠償磋商協議。
據介紹,全市首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協議的簽約,讓“環境有價 損害擔責”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真正落到實處。該環境損害案件的賠償協議達成被多家媒體積極轉載和報道。
該環境污染案件是綠色江南自2015年5月15日至2018年5月12日歷經3年的時間調研發現。2018年5月18日,綠色江南向向各環保部門遞交調研報告,得到相關領導高度重視,該案件得到及時查處。(《供應鏈再現更嚴重污染,小米IPO涉嫌披露違規》)
2018年10月,綠色江南與環友科技作為訴訟單位共同向蘇州中院提起環境公益訴訟,2018年10月30日,蘇州中院立案受理。
期間,毅嘉電子也與綠色江南保持多次對話與溝通。
社會組織依法參與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是以環境修復為導向的制度安排,能夠積極有效推進環境法治的多元共治和社會共享。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蘇州毅嘉電子能如此積極主動與高新區管委會進行生態損害賠償磋商,離不開社會組織公開透明的監督。對于此次賠償協議的達成,綠色江南與環友科技表示支持。
目前為止,綠色江南與環友科技公益訴訟本案至今還未正式開庭。
綠色江南目前了解到的情況,毅嘉電子(蘇州)有限公司廠區地下水和地下土壤的重金屬污染還未真正得到完全修復治理,綠色江南將持續關注該案件進展。
文章來源:綠色江南微信公眾號
文章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ORwHQCThiNVUvTgeRNmTb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