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寫進黨章并進入“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習主席的“兩山論”也得到社會的高度共識,自此,生態文明建設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十九大”重點強調了綠色發展這一定義,并指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為了實現多元共治,社會共享的健康環境生態鏈。
應吳江盛澤鎮環保辦的邀請,蔚藍地圖和綠色江南走進全國百強鎮-盛澤鎮,進一步落實環保生態鏈的具體合作工作。盛澤鎮環保辦陳大隊長表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發展大局的突出位置,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陳大隊長還表示,其轄區內數十家重控企業要認真做好信息公開工作,對在線超標排放及時做出公開說明,全力守護生態環境底線,努力建設藍天秀水的盛澤鎮。陳大隊長又對蔚藍地圖生態鏈提出了新的監管需求。綠色江南與蘇州吳江區盛澤鎮環保辦達成一致合作建議,此次合作,進一步落實了以互聯網+數據+環保,形成多方鏈接的方式構建環保生態鏈。
綠色江南與吳江盛澤環保局會議
蔚藍地圖APP平臺通過搭載環境大數據、信息化的互聯網技術,進一步通過對環境大數據進行系統整合、優化和分析。通過環境大數據的應用實現與各方(環保部門、企業、公眾、NGO)共享信息賦能、科技賦能、數據賦能,充分開放平臺資源為構建環保生態鏈提供最佳解決方案。
在服務企業方面,蔚藍地圖環境大數據平臺通過互聯網技術免費幫助企業及時實現信息公開的服務運營,第一時間向企業提示環境風險預警,幫助企業及時識別和應對環境風險,滿足企業對自身環境信息的需求,及時可對超標排放做出具體說明,修復企業的環境信用,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社會責任形象,助力企業可持續的綠色發展。
在服務環保部門方面,蔚藍地圖環境大數據平臺會大大減少由于環境信息缺失造成群眾舉報的環境污染信訪案件,降低環保部門的工作量,避免行政資源的過度浪費,滿足環保部門的信息化需求,進一步幫助環保部門提升行政效率。
在服務社會方面,蔚藍地圖環境大數據平臺會及時向公眾提供企業自主加大公開的環境信息需求,充分滿足公眾對環境信息知情權和公眾參與的需求,有效化解由于企業與公眾信息不對稱引發的社會信任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