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由于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引起某些物質進入大氣中,呈現出足夠的濃度,達到足夠的時間,并因此危害了人類的舒適、健康和福利或環境的現象,我們稱之為大氣污染。中國大氣污染原有指標是API(空氣污染指數),2012年上半年出臺新規定,用新的AQI(空氣質量指數)代替API,作為新的污染程度衡量指標。


       AQI分為六級,分別為一級優(0~50),二級良(51~100),三級輕度污染(101~150),四級中度污染(151~200),五級重度污染(201~300),六級嚴重污染(>300),指數越大、級別越高,說明污染的情況越嚴重,對人體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被列入空氣質量評價的主要污染物有SO2、NO2、PM10、PM2.5、O3、CO等六項。


       在過去的一年里,蘇州工業園區綠色江南公眾環境關注中心每天在官方微博發布蔚藍地圖APP 的AQI指數,記錄蘇州的空氣質量指數,并以此來觀察2018年度空氣質量的變化。


圖1.1   蔚藍地圖APP曬曬  示例


二、空氣質量指數分析


 1、從總體來看,2018年蘇州市空氣質量狀況呈現良好趨勢。


       2018年,蘇州市12個月AQI的平均值如表2.1所示。蘇州市2018年度的空氣質量總體呈現優和良,各月的平均值均低于100。分析圖2.1,從變化趨勢來看,1月份至8月份,AQI指數基本呈下降趨勢,表明空氣質量越來越好,并在7-9月份達到最優,但10月份之后,AQI指數再次呈現上升趨勢。


表2.1   蘇州市2018年各月AQI平均值


圖2.1  各月AQI平均值變化趨勢圖


2、從個體來看,12個月中多個月份日空氣質量指數差異明顯。


表2.2   各月AQI最大值、最小值匯總表


圖2.2  各月AQI差值(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值)變化趨勢圖


        結合表2.2和圖2.2 可以看出,AQI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值在100以上的月份足有8個月,占整個年度的2/3。


       1月份的空氣質量變化最明顯,AQI值最大高達300(1月31日),為重度污染,最小值僅為19(1月25日),空氣質量為優,其次是2月份和11月份,兩個月的最大值均為227(重度污染),最小值均為21(優)。


       空氣質量變化相對比較平穩的是7月份,最大值僅為68,與最小值之間的差距為53,其次是8月份,最大值為77,由此可以判斷,這兩個月的空氣質量相對較好,均在良以上。


3、2018年蘇州市大部分時間空氣受污染的程度較小,空氣質量表現呈好的趨勢(大部分處于優和良)。


表2.3  各月空氣質量情況匯總表

       從表2.3中可以看出,2018年蘇州市空氣質量為優的天數有189天,占全年的一半,139天的空氣質量為良,占全年天數的38%,而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的天數為17天,僅占不足5%。

圖2.3  每月空氣質量(優、良、輕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天數


       結合表2.3和圖2.3可以看出,出現重度污染情況的月份主要集中在溫度相對較低的月份(1月份、2月份、4月份及11月份),這幾個月空氣質量為優的情況不足當月天數的一半,尤其是4月份,空氣質量為優的天數僅僅是5天;當月空氣質量為優的天數占當月天數一半以上的月份主要集中在溫度相對較高的月份,比如6月、7月、8月、9月,其中8月份空氣質量為優的天數最多,共有30天,其次是7月份,有24天。


三、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分析


      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是按照《環境空氣質量評價技術規范》(HJ 663-2013)對《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的6項指標SO2、NO2、PM10、PM2.5、O3、CO污染情況的綜合評估,指數越大表明綜合污染程度越嚴重。AQI僅體現6項污染物中污染程度最嚴重一項的污染情況,而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體現了6項污染物的綜合污染程度,更加全面,適用于對城市空氣質量進行排名。


       表3.1顯示了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官方網站公布的2018年1~10月蘇州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數值及其在江蘇13個省設區市中的排名。其中6~9月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數值較低,1月、2月、4月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數值較高,與本報告第二部分基于AQI對蘇州市每月空氣質量的分析結果相符合。3月和6月排名在13個省設市區中排名靠前,分別為第2名和第3名,而5月和9月排名靠后,均為第9名??傮w來說,十個月平均排名比較靠前,為第五名。


表3.1  2018年1~10月蘇州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及在江蘇省排名(數據來源于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官方網站)

 四、國(?。┛攸c空氣質量變化分析


       表4.1顯示了蘇州市生態環境局官方網站公布的2018年1~10月蘇州市國控點空氣質量變化情況,結合圖4.1分析可以發現:1~10月優良天數比例由高到低依次為姑蘇區、相城區、工業園區、吳中區和高新區。優良天數比例與2017年同比增長最大的為相城區,接下來依次為吳中區、工業園區和姑蘇區,高新區優良天數比例不升反降。綜合優良天數比例和與2017年同比變化,表現相對落后的為高新區,1~10月優良天數比例平均值與第一名姑蘇區相差11.2%,與2017年同比變化與第一名相城區相差7.9%。


表4.1 2018年1~10月蘇州市國控點空氣質量變化情況(數據來源于蘇州市生態環境局官方網站)


圖4.1  2018年1~10月蘇州市國控點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變化情況圖(數據來源于蘇州市生態環境局官方網站)

      

       表4.2顯示了蘇州市生態環境局官方網站公布的2018年1~10月蘇州市省控點空氣質量變化情況,結合圖4.2分析可以發現:1~10月優良天數比例由高到低依次為常熟市、張家港市、昆山市、太倉市和吳江市。優良天數比例與2017年同比增長最大的為常熟市,接下來依次為張家港市、昆山市和太倉市,吳江區優良天數比例不升反降。綜合優良天數比例和與2017年同比變化,表現相對落后的為吳江區,1~10月優良天數比例平均值與第一名常熟市相差11.2%,與2017年同比變化與第一名常熟市相差15.1%。

 
表4.2 2018年1~10月蘇州市省控點空氣質量變化情況(數據來源于蘇州市生態環境局官方網站)


圖4.2 2018年1~10月蘇州市省控點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變化情況圖(數據來源于蘇州市生態環境局官方網站)


五、2013年~2018年蘇州市區環境空氣質量變化


       表5.1顯示了蘇州市生態環境局官方網站上公布的2013年~2018年蘇州市區環境空氣質量變化情況。結合圖5.1分析,近六年來蘇州市區環境空氣質量總體呈改善趨勢。在2018年不計入12月份數據的情況下,六年以來盡管AQI均值有所波動,累計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一直穩步上升。從2013年至2017年,累計空氣質量良好以上天數增加了44天。從2013年至2018年,累計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上升了14.5%。


表5.1 2013年~2018年蘇州市區環境空氣質量變化情況(數據來源于蘇州市生態環境局官方網站)

注:*2018年數據僅為1~11月的均值或累計值

注:2018年數據僅為1~11月的累計值
圖5.1 2013年~2018年蘇州市區環境空氣質量變化情況圖(數據來源于蘇州市生態環境局官方網站)


 六、原因分析


      影響空氣質量的主要因素有污染源和擴散條件。其中前者包括本地污染源以及其他區域的輸入性污染,后者主要受地形條件和氣象條件影響。


1、受季節性天氣影響


       分析造成各月份空氣質量差異較大的原因,首先是靜穩天氣的形成。靜穩型污染天氣是指由于出現持續不利于擴散的氣象條件導致污染物大范圍積累,最終達到污染水平的天氣狀況。其中“靜”指風速低,“穩”指大氣穩定,冬天地面散發的熱氣少,輕的暖空氣在上,而重的冷空氣在下,形成穩定的結構。靜穩型天氣主要出現在10~12月,1~4月也時有出現,一般不出現在6~9月,因此導致蘇州市7、8月空氣質量較好,而春季和秋冬季空氣質量較差。例如,2018年11月下旬,蘇州降水偏少且風力較弱,靜穩天氣持續。受高濕、逆溫等不利的氣象條件影響,前期輸入的污染物難以擴散,加之本地污染物累積影響,造成了中度污染的天氣狀況,霧霾持續一周左右。


2、受輸入性轉移影響


       其次是受北方輸入性污染的影響。冬季北方比較嚴重的霧霾天氣與燃煤供暖有關,南下的冷空氣將污染物攜帶至南方,與不利的擴散條件一起加重了南方空氣污染程度。2018年3月,北方地區出現了數輪沙塵污染天氣,沙塵天的主要污染物是PM10,在冷空氣和氣流的作用下,PM10會被裹挾一路南下。


3、本地污染物減排仍需加強


       除此以外,整個長三角地區區域性空氣質量改善乏力也是造成中度和重度污染天氣的原因之一。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8年上半年空氣質量改善幅度相對較差的20個城市名單顯示,長三角占據了9個城市,其中蘇州市排名靠后,為163名??梢?,整個長三角區域環境質量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還不匹配,空氣質量改善程度與發展水平不匹配,甚至已呈落后的局面。相較于京津冀及周邊和珠三角等區域,長三角空氣質量改善明顯乏力。能源結構方面,長三角能源結構以化石能源為主,占比高達85%。工業是長三角能源消費的主要部門。特別是高耗能行業在拉動經濟增長的同時,也消耗了絕大部分能源總量,長三角區域結構性污染效應十分突出。集聚的產業鏈和密集的交通網絡也給該區域帶來了巨大的環境壓力。交通運輸結構方面,長三角區域道路交通呈現高速增長、高密度聚集、高強度使用的特征。此外,長三角區域尚未統一預警分級標準,區域應急聯動等也有待進一步完善。


4、大氣污染管控措施初見成效


        2013年~2018年,蘇州市區環境空氣質量總體呈改善趨勢。在2018年不計入12月份數據的情況下,累計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上升14.5%,這得益于江蘇省以及蘇州市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的不懈努力?!督K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江蘇省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等方案的修訂體現了江蘇打贏藍天保衛戰的堅定決心。同時,江蘇注重壓實企業責任,健全信息公開、信用評價、稅收杠桿、排污許可證等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引導各類主體主動治污、自覺減排;加大司法聯動力度,依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蘇州市在2018年啟動了環境空氣質量改善三年規劃編制工作,嚴格落實《蘇州市大氣污染防治2018年度工作任務計劃安排》,加大減煤工作力度,推進工業廢氣深度治理,加強機動車污染防治,嚴控建筑揚塵污,狠抓重污染天氣應急響,加強各地環境監測網格化建設,將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絡建立到每一個鄉鎮(街道),切實壓實屬地責任。


七、結論


       總體來說,2018年蘇州的空氣質量呈現良好趨勢。全年優良天數比例為89.9%,適合普通人群進行戶外活動。1~10月在江蘇13個省設區市中平均排名為第五名,比較靠前。但除了7、8、9月,其他月份的空氣質量受不利擴散氣象條件和北方輸入性污染的影響,月平均空氣質量均未達優,所以進行戶外活動前,應先關注當日的空氣質量情況,做好防護。

 
 
                    蘇州工業園區綠色江南公眾環境關注中心
                                                    2019年01月10日




長按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下載蔚藍地圖APP,助力找回碧水藍天!

 





圖片來源網絡 本機構為非營利公益性機構 圖文如有侵權 請聯系后臺刪除